小紅藤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小紅藤,中藥名。為茜草科茜草屬植物大葉茜草RubiaschumannianaPritzel的根狀莖。分布于四川、貴州、云南等地。原產西印度。具有健胃之功效。用于小兒疳積。
小紅藤的入藥部位
根狀莖。
小紅藤的性味
味苦,性寒。
小紅藤的歸經
歸心、肝經。
小紅藤的功效
健胃。
小紅藤的主治
用于小兒疳積。
小紅藤的用法用量
15-30g。
小紅藤的采集加工
春、秋季采挖,洗凈,曬干或烘干。
小紅藤的形態特性
草本,通常近直立,高1米左右,很少攀援狀;莖和分枝均有4直棱和直槽,有時在棱上亦可見直槽,近無毛,平滑或有微小倒刺。葉4片輪生,厚紙質至革質,披針形、長圓狀卵形或卵形,有時闊卵形,長通常4-10厘米,寬2-4厘米,頂端漸尖或近短尖,基部闊楔形,近鈍圓,乃至淺心形,邊稍反卷而粗糙,通常僅上面脈上生鉤狀短硬毛,有時上面或兩面均被短硬毛,粗糙;基出脈3條,如為5條則靠近葉緣的一對纖細而不明顯,通常在上面凹陷,在下面凸起,網脈兩面均不明顯;葉柄近等長或2長2短,約0.5-1.5厘米,有時可達3厘米。聚傘花序多具分枝,排成圓錐花序式,頂生和腋生,腋生的通常比葉稍短,頂生的較長,總花梗長可達3-4厘米,有直棱,通常無毛;小苞片披針形,長3-4毫米,有緣毛;花小,直徑約3.5-4毫米;花冠白色或綠黃色,干后常變褐色,裂片通常5,很少4或6(原記載),近卵形,漸尖或短尾尖,頂端收縮,常內彎。漿果小,球狀,直徑約5-7毫米,黑色。
小紅藤的生長環境
生于海拔2600-3000米的林中。分布于四川、貴州、云南。
小紅藤的藥材性狀
圓柱形,結節狀,長10-30cm,直徑1-3mm,表面紅褐色或紫紅色,有縱溝。斷面紅色,木部較寬,導管孔明顯,具髓。味微甜。
小紅藤的相關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莖(過山龍)有止血,活血,消腫功能。用于熱癥出血,血崩,跌打腫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