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糜爛的病因
發病原因有機械性刺激或損傷,如性生活、流產和分娩裂傷和細菌的侵襲造成宮頸炎;病原體侵襲,常見為一般化膿菌如葡萄球菌、鏈球菌、淋病雙球菌、結核桿菌、病毒、放線菌、滴蟲、阿米巴均可引起宮頸炎。宮頸糜爛的癥狀
宮頸糜爛是慢性子宮炎病變過程中最常見的局部特征。由于受炎性分泌物浸漬,宮頸鱗狀上皮脫落,由宮頸管的柱狀上皮覆蓋代替,即表現為宮頸糜爛。臨床上按宮頸糜爛面積的大小,將宮頸糜爛分為Ⅰ Ⅱ Ⅲ度。主要癥狀有:
白帶增多:白帶增多為本病的主要癥狀,通常白帶呈乳白色或淡黃色的膿性分泌物乃欇矼裧闥乏,有時為血性或夾雜血絲。
外陰癢痛:外陰陰道由于白帶增多刺激可繼發外陰炎或陰道炎而引起外陰陰道瘙癢疼痛。
下腹及腰骶部疼痛:炎癥較重時可沿子宮骶韌帶、主韌帶擴散而導致盆腔結締組織炎乃欇矼裧闥乏,引起下腹部或腰骶部疼痛,并伴有下墜感。
尿頻或排尿困難:當炎癥波及膀胱三角區或膀胱周圍,可出現尿頻或排尿困難。
不孕:粘稠的白帶不利于精子穿透,故嚴重的宮頸炎可引起不孕。
診斷
根據臨床表現診斷并不困難,但應注意宮頸糜爛與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或早期宮頸癌從外觀上難以鑒別,應常規作宮頸刮片;宮頸管吸片,必要時作陰道鏡檢查及活體組織檢查以明確診斷。
宮頸糜爛的檢查
1、婦科檢查。重點檢查宮頸的大小、外形、質地、宮頸管粗細,是否有接觸性出血,其次檢查外陰、陰道、子宮及宮旁組織的情況(卵巢、輸卵管、盆腔淋巴結等)。
2、宮頸刮片細胞學檢查為婦科常規檢查,簡便易行,經濟有效,是最重要的輔助檢查及防癌普查首選的初篩方法。
3、陰道鏡檢查能迅速發現肉眼看不見的病變,在陰道鏡檢查中取可疑部位活檢,能顯著提高活檢的準確率。
4、碘試驗和肉眼觀察方法十分簡單、廉價,至少可檢出2/3的病變。目前,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在發展中國家采用肉眼觀察。作為宮頸癌初篩方法即用3%-5%醋酸溶液涂抹宮頸后.觀察宮頸上皮對醋酸的反應,再在白色病變區取活檢。
5、宮頸活體組織的病理檢查是確診宮頸癌的依據。
目前,醫學專家研究表明患宮頸癌的主要病因是由于婦女感染了人乳頭瘤病毒。因此,醫學家正在致力于研究一種經濟、高效、廉價的人乳頭瘤病毒檢驗法,來篩查早期宮頸癌,不久可望用于臨床。
宮頸糜爛的預防
術后禁止性生活,盆裕,注意衛生,多休息,加強營養。在創面尚未愈合期間(4--8周)禁盆浴,性交和陰道沖洗。治療后定期復查,觀察擦創面愈合情況直到痊愈。復查時應注意有無宮頸管狹窄。
主要應注意以下幾點:
1、講究性生活衛生,適當控制性生活,堅決杜絕婚外性行為和避免經期性交。
2、及時有效地采取避孕措施,降低人工流產。引產的發生率,以減少人為的創傷和細菌感染的機會。
3、凡月經周期過短、月經期持續較長者,應予積極治療。
4、防止分娩時器械損傷宮頸。
5、產后發現宮頸裂傷應及時縫合。
6、定期婦科檢查,以便及時發現宮頸炎癥,及時治療。
宮頸糜爛的治療
宮頸糜爛一般有三種情況,有輕、中、重三種糜爛。假如是育齡期的婦女,宮頸輕度糜爛,又沒有任何的癥狀可以不進行治療。這里有一些生理性的因素導致糜爛,假如是中到重度糜爛,一定要在正規的醫院得到確診后除外是宮頸癌病變以外可以做一些物理治療,現在用得比較多的是微波、激光、冷凍、射頻消融,這些治療比較有效。一般治療一次可能會好,多則兩次。
藥物治療適用于糜爛面小、炎癥浸潤較淺或受條件所限的病人,在局部用25%硝酸銀、鉻酸等局部腐蝕,用藥前陰道宜灌洗,然后用干棉球擦干,并用棉球保護好正常的陰道粘膜。藥物也可使用愛寶療局部敷(最好由大夫進行)或自行上陰道栓劑,藥物治療主要適于未孕的輕到中度的宮頸糜爛患者,但藥物治療一般療程較長,花費也較多。
許多中藥粉劑也有一定療效,但月經期、孕期禁止使用。
宮頸糜爛的鑒別
應注意宮頸糜爛與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或早期宮頸癌從外觀上難以鑒別,應常規作宮頸刮片;宮頸管吸片,必要時作陰道鏡檢查及活體組織檢查以明確診斷。宮頸糜爛的并發癥
宮頸糜爛與不孕之間有一定的相關性,但無絕對的必然性。只要經過正確的治療,等宮頸糜爛痊愈或好轉,懷孕是很有可能的。
如有宮頸管狹窄,可引起難產。